第(2/3)页 秦宗权双眼发光,看着诸位幕僚:“如今天下大乱,有志之士,都想要成就大业。我秦宗权自视不比人差,凭什么要忍受周岌那个庸人,对我指手画脚?这回,我意举兵攻打许州,诛杀周岌,成为忠武之主,诸位意下如何?” “刺史言之有理!” “全凭刺史决断!” 唯独一个长胡须的中年儒士,发出不和谐的声音:“此举不妥。” “有何不妥?” “刺史要成就大业,你竟敢胡说八道?!” 中年儒士叹息一声,看向秦宗权,徐徐道:“在下之意,刺史要成为节度使,或可一试。但周岌此人,不能杀,只能逐。周岌与安王有同袍之谊,刺史若是杀了他,必然惹怒安王!” 秦宗权想了想:“好!就这么办!” ...... 凤翔府。 宋文通出任凤翔节度使之后,就被正式赐名为李茂贞。 得到李晔出兵河东的消息后,李茂贞也迅速召集幕僚,到政事堂议事。 他的心腹幕僚王不器道:“眼下的大唐,神策军疲弱不堪,根本没什么战力,跟经历黄巢之战历练的藩镇军,根本无法相比。而且陛下自成都归朝后,还是老样子,无心政事。整个皇朝,说到底,也就是靠安王一个人撑着而已。但安王毕竟只是安王,又不是陛下,还真能凭一己之力,扭转天下大势?” 李茂贞看着王不器问道:“先生的意思是?” 王不器理所应当道:“安王毕竟在山东,无论他攻不攻李克用,军帅都应该扩充势力。凤翔军在黄巢之乱中,历经战火历练,精锐无数。如今关中四面,能跟军帅一较高下的藩镇,也只有河中的王重荣而已。值此良机,军帅应该锐意进取,攻略州县!一旦时机成熟,长安可是近在眼前!” 李茂贞眼前一亮,不过嘴上却道:“我等身为臣子,怎能妄言什么长安。”随即他话锋一转,“不过凤翔四面,有很多州县,因为藩镇军桀骜,百姓生不如死,我理当为朝廷分忧。” “军帅英明!” ...... 李晔率军抵达黄河之畔,扎下大营,修建数座浮桥,准备让大军过河。魏博在黄河西面,平卢在黄河东面,进入魏博的一个关键环节,就是顺利渡河。 这日,李晔正在大帐跟诸将议事,得报天平节度使的使者到了。 天平节度使的地头与平卢相邻,在平卢与宣武之间,也是平卢军出击河东的左翼。 李晔为了保障大军侧翼安全,自然要先确保太平军不生事。 前太平军节度使薛能,还是被黄巢乱军所杀,也正是因为那件事,李晔才出镇平卢。 李晔让诸将退下,令天平节度使的使者进帐。 来的是个四十来岁的壮汉,身长七尺,满脸络腮胡,看着像个五大三粗的军汉。他进帐之后,一直微微仰着头,行礼的时候,也只是略微抱拳,态度很是倨傲,“卑职薛匡,见过安王。” 言罢,薛匡就抬头望着帐顶,只等李晔说话,架子十足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