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百零八章 旧识旧怨-《第一讼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他是来讨债的。正逢谢家衰落之时,喜来这个阉人来火上浇油。

    可眼下情势,他只能忍气吞生,当务之急是要安抚好喜来。至少别让喜来背后给他使绊子。

    “谢大人误会了,奴才真的只是上前打个招呼。谢大人要出宫吗?奴才派人给谢大人引路……相信不必太久,奴才还会见到谢大人的。”喜来恭恭敬敬的说说,招了个小太监上前,让他给谢相带路。

    然后微微欠身,随后头也不回甩袖而去。

    谢相气的发抖。喜来简直在咒他。

    谢相本想像过去那般,把怒意发泄到小太监身上,他才抬起手,突然想起庚帝二十年冬的那晚。

    他不过打了那内侍几巴掌,却给自己结下了这样一个死敌。

    他恨恨的放下手,冷声斥责小太监带路。小太监缩了缩脖子,乖乖在旁引路。

    喜来去见凤戈和萧樱。

    庚帝二十年冬,那晚庚帝的谢相的话,他隐约听了几句。

    “……陛下,娘娘。奴才不是有意隐瞒,实在是旧事重提,恐怕又是一场动荡。”年轻的帝后脸上神情不变,似乎早就想到了,喜来轻叹一声,这才缓缓开口。

    那时他偶尔出入庚帝寝殿。

    那夜姓谢的打了他,其实他并不太记恨姓谢的,在喜来看来,姓谢的虽然贵为丞相,和活的还不如一条狗。

    狗只对主子摇尾巴。狗只听主子的话。而不像姓谢的,主子这边瞒着,恩主那边哄着,通吃。

    “那天先帝大怒,斥责谢相办事不利。先帝似乎暗中让谢相去做一件事,可是谢相非但没能办好,还弄得民怨四起。至于什么事,奴才实在不知。今日娄相提起庚帝二十年的旧案。奴才才想起这些旧事,便是那之后,民间有谣言。说是因谢大人失职,以至灾民横生。还说有个地方,一晚便冻死了几百个灾民。

    至于是真是假。最后也没个定数。”

    萧樱眉头微蹙。

    “你是说,先帝是知道的?”

    “自然。有朝臣上折子。先帝理应命人彻查。可是先帝却是轻轻揭过。只在朝上斥责了一句刁民。”

    有人上折子举报谢相贪赃枉法,甚至草菅人命。可是庚帝竟然在早朝上直接斥责是无稽之谈,非但如此,庚帝似乎还把这事怪罪到那些百姓身上。

    “事后,便无人再提?”

    “回娘娘。无人……谁敢提。先帝在殿上表达的很明白。他不欲往下查,至于谢相是否真的做过那些事……到底是不是真的死过人?死了多少?死在哪里?一直是个谜。娄相所说的庚帝二十年旧案,便是这桩了。”

    几百人。

    饿死?冻死?不知道地方,不知道具体人数,没有前因没有后果。只有殿上庚帝一句刁民。

    萧樱实在想不明白,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?

    就算庚帝倚重谢相,这样大的案子,好歹也该派人查一查,以安民心。

    可是庚帝这样轻飘飘的揭过,而且还下了封口令。严禁再提。

    今日娄柏昀旧事重提,恐怕即是试探,也是因为心中真的不忿吧。

    事情说完了,喜来告退。他并没有提自己和谢相的旧怨。他想这样很好,便让姓谢的时时惦记的,知道有个人无时无刻不想寻他的晦气。

    萧樱和凤戈二人回到樱歌院。

    洗漱过后,凤戈亲自给萧樱拭着半干的发。

    铜镜中,姑娘俏脸微红,姑娘身后,男人认真的给姑娘擦拭着头发。

    不像帝后,倒像是寻常夫妻。

    萧樱很喜欢这种感觉,相濡以沫,仿佛他们已经是老夫老妻了。

    “庚帝二十年旧案……这案子有些奇怪。如果真的死了人,追究是应该的,如果庚帝真的有心包庇姓谢的,大可找个人替他顶罪。庚帝怎么会直接在早朝上,斥责了‘刁民’二字。”

    “这个封口令,下的应该很严厉。所以这案子只是昙花一现。若不是娄柏昀旧事重提,恐怕很多人都不记得了。”


    第(3/3)页